由一开始的18世纪50年代是由实木、藤制品制成的座椅;19世纪20年代添加了软包、涤纶织物、层压的技术;19年代50世纪开始展现出现代办公椅的雏形,出现了铝合金支架、座背的明显分离,也出现了明显的扶手支撑特征。到了后期,著名的家具设计师EAMES夫妇设计的家具,出现了全铝合金支架的设计,他们抛弃了海绵的支撑,使座椅失去了回弹式的功能,添加了螺杆式升降结构,座椅的外观结合了建筑化的设计。
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,办公椅的框架基本定型了,主要包含了扶手、五星脚、机构、腰背支撑、升降调节等功能元素。到了中期瑞士品牌virta提出了腰部独立支撑的概念,开创了海绵可以直接发泡到面料本身的技术,从这时起定型海绵的技术开始被应用。19世纪80年代,德国公司WILKHAN是最早开发具有可调节功能的底盘机构,同时也提出了座背活动分离的概念。同时美国HermanMiller公司提出四点联动的底盘活动机构方式,该底盘也是日后经典座椅AERON CHAIR的底盘活动原理的前身;同时背部也创新地使用了弹性化材料的设计。
到了中期时期,HermanMiller公司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,分别是网座的支撑,各个座椅区域都可以调整,机构特征在老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升级,放弃了原来的弹簧式机构,采取了全新的橡胶阻尼机构。来到20世纪初起,办公椅的设计主要关注在三点上,1、外观形态 2、人体舒适度(各部位可调节适配度) 3、底盘联动机构(新型的活动联动方式)。
2009年,HermanMiller公司创造出了一张全骨架支撑的椅子,该椅子应该是全球最舒适的办公椅子,EMBODY分开单独的区块,可以做联动的适应;同时德国WILKHAN提出摇摆式的概念,背部和坐垫都可以通过底盘结构实现单独摇摆。2014年,Steelcase推出了全扶手调节形态功能座椅,适应现代手机办公和移动办公的需求。
我国办公椅历史及未来
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办公家具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产品主要包括办公椅类、办公桌类、文件柜类、系统家具类(如屏风、桌屏系统、附件等)以及储物柜等。办公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,始终是处于办公家具的主导地位,我国办公椅市场份额约占整个办公家具市场的31%。
2. 产品设计缺乏创新
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办公族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,市场对舒适的办公椅需求持续增加,我国办公椅行业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。但是,我国办公椅行业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,在产品设计方面,我国办公椅仍以抄袭为主,缺乏原创设计,高端产品占比小。
3 . 未来产品设计将呈现更多人文关怀
对于我们办公族而言,办公椅是伴随着我们度过漫长工作时光的重要伙伴,一张舒适的办公椅能够给予我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安慰。随着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家具设计中的不断普及,办公椅的设计在未来也将呈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,体现在设计尺度上更加的舒适、功能上更加多样、产品上更加美观和部件上更加灵活了。